中国制造业PMI创7个月新高 通胀压力严峻
-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创7个月新高,但购进价格指数急涨预示通胀严峻
**北京时间12月6日消息:**中国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5.2%,创下今年四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连续第四个月回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然而,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上涨,达到73.5%,预示通胀形势严峻,市场对货币紧缩政策的预期再次升温。
**数据显示:**11月份PMI上升主要受购进价格指数的推动,该指数大涨3.6个百分点,触及七年高位。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企业采购成本上升,未来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可能上涨,最终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剧通胀压力。
**专家分析:**北京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赵晓表示,当前的通货膨胀呈现“输入型通胀”特征,与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有关。农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表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他指出,购进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在近期上涨得比较快,这将给企业带来压力,侵蚀利润,影响生产经营。
市场预期: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屈宏斌预计,未来数月中国央行将再次提高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以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应对通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担忧政府采取强力紧缩措施可能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造成负面影响,呼吁政府谨慎施策,平衡宏观调控目标。
赵晓教授也指出,宏观调控不能顾此失彼,需要综合考虑中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为新一轮通胀控制增添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