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重创拉美裔移民
-
美元贬值冲击弱势移民群体 拉美裔移民深受其苦
近几年来,美元持续贬值,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弱势移民群体中。从事最低工资工作的拉美裔移民最为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压力。汇往家乡的美元缩水令他们生活更加艰难,不得不拼搏更长时间、打更多份工才能维持生计。
路透社援引美联储数据显示,过去六年里,美元兑26种货币的汇率总体下降了22%,这种趋势自2007年美国经济放缓以来进一步加剧。美国外来移民向家乡汇款约占全球汇款总额的14%,其中大部分汇往拉美国家。
泛美开发银行统计显示,73%的拉美裔移民每月将收入的10%汇往家乡。墨西哥、印度、菲律宾和中国是接收境外汇款最多的四个国家。 然而,美元贬值的影响并非对所有移民群体都相同。一些移民家庭能够通过其他途径抵消损失,例如投资或增加收入来源。
但拉美裔移民群体受影响最大,他们不仅要应对美元贬值的冲击,还要面对房贷危机和原居住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很多移民不得不加班加点、打几份工才能弥补因汇率下降带来的损失。
来自哥伦比亚的约哈拿.坎姆波说,他每月从美国姨妈那里收到汇款来支付学费,但去年美元兑哥伦比亚比索贬值了近105%,导致姨妈不得不增加汇款数量才能保证他的学费支出。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菲律宾。马尼拉居民琼纳斯原本每月能从在美国的母亲那里收到$247美元,但去年年底美元兑菲律宾比索大幅下降后,她的母亲不堪负担停止了汇款。
移民无奈:加班、多工,或寻求新机会
弱势移民家庭深受美元贬值的冲击,他们大多从事低工资的体力劳动,为了养活家人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做两份甚至三份工作。一些墨西哥裔美国人商会教育干事琳达表示:“为了养活家人,他们必须延长工作时间,干两份工或者3份工,因为他们的工资很低。”
一些移民开始前往货币升值的欧洲或加拿大寻求更好的机会。
尽管美元贬值对许多弱势移民群体来说是一道难关,但并非所有移民家庭都遭受相同的困扰。菲律宾裔美国人社区网站总裁保罗.阿尔科多表示:“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并不适用于在美国的菲律宾人,因为他们大部分家属都在这里。”
他认为,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美元贬值意味着当地货币升值,实际购买力增加,这也许不能视为消极影响。如果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移民亲属把情况真实告诉在美国的家人,他们可能多少会松上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