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日报逆风而行
-
香港《苹果日报》风雨飘摇:新国安法下媒体生存艰难
华盛顿——两年后,《苹果日报》仍旧在香港的政治风暴中屹立不倒,但面对北京的压迫,这家被视为最后一份支持民主派的声音的报纸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自中国政府于2020年实施新国安法以来,香港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审查压力。该法对“煽动分裂国家”和“勾结外国势力”等行为定义宽泛,引发了人们对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担忧。
作为《苹果日报》的创始人,黎智英因被控勾结外国势力而于去年8月被捕,他的壹传媒集团也面临着巨大压力。香港当局冻结了他的资产,并禁止他行使其所持公司股份的投票权。 尽管《台湾苹果日报》因广告收入下降宣布纸质版停刊,但《香港苹果日报》仍然坚持报道。
然而,《苹果日报》的工作环境日益艰难。自黎智英被捕以来,该报面对社交媒体上持续不断的谣言和亲北京官媒的批评,员工士气低落,许多人选择离职。 尽管《苹果日报》声明称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至少16个月的运营,但外界担忧这家报纸最终还是会被关闭。
香港电台、香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因被指涉嫌偏见而取消了数档电视节目,一些记者也被解雇。然而,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却能在该电台上推出一档专门的谈话节目。
这种种现象表明,在北京的施压下,香港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敢于质疑政府的声音都将成为攻击的目标,媒体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