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泳坛再现兴奋剂风波
-
北京奥运前夕!中国泳坛再现兴奋剂风波
著名仰泳选手欧阳鲲鹏因服用禁药被终身禁赛,其教练也遭取消执教资格,引发公众对体育道德的担忧和国际反兴奋剂机构的关注。
就在北京奥运会即将拉开帷幕之际,中国体坛再次陷入兴奋剂丑闻。据中国游泳协会证实,国家队顶尖仰泳选手欧阳鲲鹏因在5月1日的一次赛外检查中尿样检测呈阳性,被查出使用了合成类固醇。
为了打击兴奋剂的使用并避免形象受损,中国游泳协会依照新的反兴奋剂条例对欧阳鲲鹏实施终身禁赛处罚,他的教练冯上豹也被终身取消执教资格。
此次事件无疑给备战奥运的中国体育界带来沉重打击。欧阳鲲鹏曾获得2002年釜山亚运会冠军以及2006年多哈亚运会三枚银牌,被誉为近年来因兴奋剂问题被查处的最有名的游泳运动员之一。
部分媒体报道称,有体育界人士认为欧阳鲲鹏此次可能是误服禁药导致结果呈阳性。他们指出,距离奥运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服用兴奋剂对最终成绩影响不大;此外,欧阳在中国虽然是顶尖泳手,但在奥运会上却缺乏夺牌机会,因此没有必要铤而走险。
近年来,中国多次遭遇兴奋剂丑闻,特别是20世纪初,中国游泳女队在国际比赛上的出色表现曾引发质疑,虽然没有运动员遭到处罚,但多名选手纷纷提前退役。
面对此类事件,专家表示,名利诱惑难以杜绝。中国学者杨中美指出,为了挽回因为运动员使用禁药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国已经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出于名利诱惑,这类事件仍难以根除。
此外,国际反兴奋剂机构对中国的压力也促使其加强打击兴奋剂力度。据报道,中国从去年起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检测中心,并计划进行4500项检测以确保运动员保持干净形象。美联社驻北京体育记者斯蒂芬·韦德表示,中国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人类生长激素出口国之一,而一些运动员则在非法使用这类药物。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追求竞技成绩的同时,更要注重公平竞争和体育精神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