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坏账压力持续 三季度业绩惨淡
-
中国国有银行面临持续坏账压力,三季度业绩惨淡
北京消息: 尽管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取得了4.9%的增长速度,但五大国有银行的财报显示,银行业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分析师们指出,借贷者无力还贷将导致银行未来几个季度持续面临坏账压力。
中国工商银行虽然第三季度盈利较第二季度有所改善,但依然下跌47%。交通银行报告称,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2.36%,是五大行中唯一未能摆脱净利润双位数下降的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为1.67%,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7%,集团资产减值损失近1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60%。其他两家国有银行,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出现了坏账比例上升和利润下降的情况。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至少有1300家银行网点分支机构被关闭,中农工建四家国有银行合计裁员26万人。这种情况与数年前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日子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位银行高管曾经表示:“银行利润那么高,我们有时候都不好意思公布。”
专家分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尽管上市银行的三季度财报只披露了一小部分,但它们都是银行业中的佼佼者,其盈利表现大概率会强于非上市银行。目前已经披露业绩情况的近百家非上市银行中,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占比高达75%。
万联证券银行行业分析师郭懿认为,经济复苏的力度将影响到人们对银行资产质量的预期,银行业的企业贷款偿还压力峰值可能在明年年中左右出现。抗疫期间,中国政府引导银行降低房贷标准,并要求银行延缓企业偿还贷款,以增加经济流动性。然而,这些措施也给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坏账风险。具体情况将会在今后几个月里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