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校舍质量争议再燃
-
汶川地震八年后,北川中学校舍质量仍成争议
四川北川县近期回应地震受害者家属的信访请求,否认当地学校建筑存在质量问题,引发家属质疑和学者的呼吁。
在即将到来的汶川大地震周年纪念日之际,中国网络上关于北川中学校舍质量的讨论再次陷入热议。据网民透露,北川县委、县政府信访局近日回复遇难、伤残学生家长反映的问题,称“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地震级别高,强度大,是造成当地学校受损的主要和最重要的原因”,并引用四川省常务副省长魏宏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说法。信访局还透露,四川省建设厅已规定不进行5.12地震垮塌房屋质量鉴定,只对未垮塌的房屋进行评估。
然而,一些北川中学倒塌教学楼遇难学生的家长坚持认为,当地政府正在掩盖真相。他们指出,通过对比施工图和实际情况,发现至少有16处钢筋偷工减料问题,并质疑地震强度无法解释这些缺陷。一位遇难学生家长母勇贤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地震再大也不可能把钢筋变小,搭建长度不够。”他声称自己掌握证据证明该教学楼存在豆腐渣工程问题。
广州学者艾晓明呼吁政府应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当天发布有关震区每一所校舍垮塌的学校建筑质量调查报告,并公祭遇难学生。她认为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中对汶川地震的承诺非常重要,政府应该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揭示真相。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毛寿龙表示,有关部门应给老百姓一个明确的交待,否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受到很大影响。他指出,国务院及中央政府在处理汶川地震善后事宜方面表现出高度重视,但问题往往出在地方当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