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主办权引人权担忧
-
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主办权 国际人权组织对此表达担忧
北京,2015年7月31日 - 北京成功竞标举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成为首个同时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然而,这一消息也引发了国际人权组织的强烈反对。
投票结果显示,北京以44票战胜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40票),最终赢得冬奥会主办权。尽管出现了一次小小的技术故障导致投票过程短暂中断,但最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为胜利者。
在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播音员罕见地流露出激动之情,在开始播报消息前不得不稍事停顿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北京主办场馆鸟巢外,一些大妈载歌载舞庆祝,甚至有人站在长城上挥舞国旗。离北京近200公里的张家口也热闹非凡,因为部分2022年冬奥会比赛将在当地举行。
中国著名运动员姚明等认为北京申奥成功将激发民众对冬季运动的热情,并预计约3亿人将会参与冬季运动。但这却遭到了人权组织的担忧。
人权观察全球计划项目主任沃登表示,中国人权正遭受着20多年来最严厉的打击,允许俄罗斯或中国等压制性政府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只会使这些国家的人权状况更加恶化。他指出,活动人士和律师被监禁、独立媒体被关闭、互联网审查加强等等现象都表明了这一趋势。
尽管国际奥委会表示已得到中国有关人权的保证,但人权活动人士质疑中国的承诺是否会兑现。他们认为北京的表现比2008年奥运会前那段时期更加严厉,国际奥委会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让人担忧。
此外,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也引发了争议。中国承诺斥资70多亿美元清除雾霾,并表示张家口举办速降滑雪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但环境人士对此持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