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师状告京津冀政府雾霾
-
五位律师挑战雾霾“老大难”,京津冀政府遭起诉
北京之音 (2017年1月26日) - 近年来,中国北方雾霾问题持续严峻,引发民众广泛关注和担忧。尽管政府部门多次承诺治理空气污染,但实际效果有限,甚至有人质疑政府的不作为。为应对这一状况,几位律师近日罕见地将京津冀三地的政府告上法庭,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雾霾难题。
北京、河北、天津的五位律师分别于去年12月19日和20日向三个城市的中级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地方政府未正确履行空气污染防治责任,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将空气质量治理到平均良好状态,并赔偿精神损失。
起诉书中指出,雾霾对民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平均寿命降低。律师们认为,政府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他们希望通过此次诉讼,提高公众对空气污染问题的认识,督促政府履行其职责。
其中一位原告律师余文生表示:“我们起诉地方政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民众对空气污染严重性的认识,让民众了解政府对雾霾日益严重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是有责任的。”
然而,五位律师在追求法律途径的过程中遭遇了阻力。天津律师马卫已收到公安局的施压,要求他撤诉。余文生表示:“如果政府部门打压我们,正好让人看清中国政府‘依法治国’的本质。如果我们依法办事再打压的话,那正好让人们看清楚他们的法律本质。依法治国本身就是一个口号,是骗人的。”
尽管面临压力,余文生坚持认为自己既是律师,也是公民,起诉政府部门不作为正是公民的义务。他强调,虽然起诉书中要求被告支付原告精神损害赔偿金9999元人民币,但这并非目的所在。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希望法院受理案件,认可地方政府的责任。如果政府承认错误,愿意承担责任,他们愿意撤回赔偿请求。
“据说中国北方的人平均寿命降低五岁,要把这五岁折合成金钱,根本不止这9000块钱。这可能是一种形式,如果他们真正受理这个案件,承认错误,承认自己的责任,可能我们会把这个赔偿的金额撤回。” 余文生表示。
雾霾问题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一大难题,影响着人民生活和健康。尽管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治理空气污染,但效果仍不理想。这次律师们的起诉行动能否为解决这一难题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