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物价飙升 “深人南下”潮涌现
-
深圳消费压力逼人!“深人南下”潮涌现 港人北上消费热度下降
深圳物价飞涨,部分日用品价格甚至超过香港,引发“深人南下”潮流。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大陆的物价上涨改变了深圳和香港的消费互动模式,风行了30年的“港人北上”开始向“深人南下”转变。过去每到周末,香港市民就涌入深圳享受低廉的饮食和休闲服务,如今,许多精明的港人对北上消费望而却步,列车不再像以前那样拥挤。
通货膨胀冲击日常生活,普通百姓感受最深。 中国发改委公布的10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食品统计结果显示,在包括蔬菜、粮油、鲜肉和水果在内的31种商品中,有八成在涨价。据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9月,深圳居民生活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百分之3点8,略高于全国百分之3点6的水平。
“到香港打酱油去”成为大陆主妇论坛流行语。 由于深圳物价飞涨,一些深圳市民惊奇地发现,香港一些生活日用品的价格甚至比深圳还低。水果、食盐、酱油、加工食品、鸡蛋、以及手纸和日用化学品等等都比深圳便宜。
深港两地物价接近,收入差距悬殊。 深圳物价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工资增长的幅度,深港两地生活质量的差距一目了然。香港平均工资至少比深圳高百分之50,而大陆的工资增长水平并不高,没有跟上物价上涨的水平。
专家认为中国通胀压力仍处于可控制范围。 中国衡量通货膨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三个月超过百分之3的警戒水平,引起人们对通涨压力上升的担心。但新兴经济体的通胀指数保持在百分之3到百分之5之间是正常的,中国的物价指数在金砖四国中是最低的,而增长率却是最高的,因此短期内没有通货膨胀失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