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逆差扩大 美方施压促人民币升值
-
美中贸易逆差对比引发美方施压
美国与中国两大经济体的贸易数据近日形成强烈对比,美国贸易赤字扩大到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而中国贸易顺差则急速扩大至2009年以来的最大值。这一对比势必将加剧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压力,促使美国要求中国加速人民币升值步伐。
美国商务部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贸易赤字高达499亿美元,比前月增长了18.8%,创下2009年7月以来的最大增幅。其中,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达到329亿美元,也创下了2008年10月以来的新高。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政府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大幅扩大至287亿美元,超过经济学家预期的196亿美元,为自2009年1月以来的最大月度贸易顺差。
这种强烈的对比引发了美国对中国的巨大压力。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国会将加大立法压力,迫使中国政府停止操控汇率,以缓解美国国内就业市场疲软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问题。
美国制造业联盟执行主任斯科特·保罗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我认为国会一定会加大立法压力,迫使中国政府停止操控汇率。” 他认为中国贸易顺差数据的扩大再次表现了中国重新走上了重商主义的老路。
事实上,在美国公布贸易数据后不久,一向对中国汇率政策持批评态度的美国参议员查尔斯·舒默就发表声明称,这些数据显示中国几乎没有动机结束对货币的操纵,除非有人逼迫他们这么做。他一直推动参议院立法,认定人民币是一种补贴货币。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也在行动,筹款委员会已准备在9月15号就人民币汇率举行听证。
尽管如此,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不会轻易屈服于外来压力让人民币升值。虽然中国7月份贸易顺差扩大,但进口和出口的增加幅度与前一月相比都有所下降。7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38.1%,增幅低于6月份的43.9%。当月进口增长22.7%,也低于预期的30.2%。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数据会成为中国拒绝让人民币升值的理由。
不过,路透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他们相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会加快升值步伐,现在是处于夏季调整期。
美国穆迪经济网站的中美贸易专家艾伦·史密斯认为,中国7月份出口增长的很大原因是受中国7月15号取消钢材等六大类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的驱动。他补充说,随着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结束,美国的进口第三季度会有所减少,届时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会缩小。史密斯还说,美国贸易赤字的大幅增长将可能拖累第二季度的增长速度。
总部设在加拿大的资本市场的资深经济学家萨尔·瓜蒂耶里则表示,美国出口下跌令人担忧,它意味着美国经济放缓,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增长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