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新定位再掀争议 公共咨询临近尾声
-
港台新定位再引发争议 公共咨询期将届满
香港电台未来定位再度成为焦点,一项由政府发起的公众咨询活动将于12月4日结束。尽管政府决定让港台继续肩负公共广播使命,但反对派、亲政府议员和民间团体仍对这项决定持批评态度。
多年来,关于香港电台如何定位一直是香港社会激烈争论的话题。 一部分人认为,作为政府部门,港台应宣传政府施政政策,而另一部分则坚持港台应该成为真正的公共广播机构,为市民服务而非政府宣扬。
上个月初,香港政府宣布港台将继续是一个政府部门,但同时肩负公共广播的使命,并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然而,这场争议并未因政府决定而平息。
在星期四举行的立法会听证会上,来自两大阵营的议员和社会各界证人纷纷表示,港台难以同时兼顾政府部门和公共广播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使命。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麦燕庭指出,作为政府部门,港台很难具备真正的独立性。而亲政府的民建联议员则认为,港台在节目制作上存在偏颇问题,缺乏公正性。
针对来自左右两派的指责,负责香港电台工作的政府广播处处长黄华麒表示,长期以来,港台都享有高度的编辑独立性,并强调将继续珍惜这一特性。他承认港台还有改进空间,但坚称港台的公信力源于其对编辑自主的坚持。
民主派议员则批评说,即使拥有编辑自主权,港台在文化节目采编制作仍然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除非港台真正独立,否则各项节目仍将受政府操纵。
一些民间团体呼吁,如果政府最终决定让港台继续隶属于政府部门,那么应开放公共广播频道,让民间的电台承担公共广播的角色。
香港政府将于12月4日结束就香港电台未来定位的公众咨询活动。官员表示将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并与立法会合作,做出最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