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青少年自杀风险高 社会环境至关重要
-
同性恋、双性恋青少年自杀风险高 社会环境起关键作用
一项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同性恋和双性恋青少年比拥有正常性取向的青少年更有可能产生自杀念头。这份由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研究人员马克·哈赞布勒领导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儿科学学会刊物《儿科学》杂志上,引起了学术界广泛讨论。
该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08年在俄勒冈州进行的大规模调查数据,共计3万多名17岁左右的高中生参与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同性恋和双性恋青少年寻求自杀的比例比异性恋青少年高出五倍。而这些青少年的生活环境对自杀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同性伴侣比例较高或者学校中有同性恋者反歧视联盟,这些青少年就更容易抵抗自杀念头。
麦吉尔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布莱德·汤姆斯对此研究表示赞赏,认为它首次将社会环境与同性及双性恋青少年自杀问题联系起来,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支持。他强调,学校和家长在预防青少年自杀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可以通过制定反歧视政策、提供相互支持的环境、以及为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提供药物等措施来帮助这些学生。
然而,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系系主任、心理学教授里奇·威廉斯对这份报告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导致同性及双性恋青少年自杀的原因与普通青少年自杀的因素类似,包括抑郁症、失恋、焦虑以及家庭问题等。威廉斯教授担忧,这份报告可能会误导同性及双性恋青少年,让他们以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自杀倾向。此外,他指出,报告忽略了其他可能影响因素,例如宗教信仰、种族人口和社会阶层情况等。
总之,尽管该研究引发了关于社会环境与同性及双性恋青少年自杀风险之间的关联的讨论,但专家们都强调,预防青少年自杀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才能更全面地了解导致青少年自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