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强劲增长需加大财政支出
-
世界银行乐观预测中国经济强劲增长 建议加大财政支出并赋予人民币更多灵活性
**北京消息:**世界银行星期四上调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预期2008年中国经济将以9.8%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业强劲的增长以及持续的竞争力,这些因素将帮助中国渡过全球经济放缓带来的影响。
世界银行表示,尽管全球经济减速和存在更大不确定性,但中国仍将受到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和强劲的国内经济支撑。四川大地震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通胀压力持续 建议继续维持相对紧缩政策
同时,世界银行预计中国今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会上升7%,高于二月份预测的4.6%。尽管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开始淡化,但工资和其他价格也受到影响,而近期工业大宗商品和石油价格暴涨产生的新影响也在逐渐显现。不过,报告指出总体通胀正在减退,预计明年回落到5.3%。
面对持续的通胀压力,世界银行建议中国继续维持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如果全球经济减缓比目前预期的更为严重,中国应该更多地依靠增加支出而不是放松货币政策。
加大财政支出 促进国内消费增长
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表示,考虑到遏制通胀预期、增长模式的重新平衡以及减少经常项目顺差的需要,财政上的放松要比货币上的宽松更加合适。美国康奈尔大学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系的资深教授普拉萨德也认为,中国在财政政策上确实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建议扩大在医疗保健和教育等方面的财政支出来加强社会保障网,这将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缓解日益上涨的通货膨胀和食品价格带来的痛苦,并增强人们对未来的信心,从而促进国内消费增长。
赋予人民币更多灵活性 确保独立货币政策
世界银行还建议北京在收紧资本控制的同时考虑给予汇率更大的灵活性,甚至做出一次性的升值。他们认为,中国庞大的贸易顺差、外国直接投资以及赌定人民币升值的投机性热钱的涌入给中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了大量的流动性,从而带来进一步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世界银行认为,中国这样大的一个经济体需要独立的货币政策,而要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就需要汇率有更大的弹性。
普拉萨德教授也表示,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对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转非常重要。人民币升值在短期内可以减少这些投机热钱的涌入,而且也能减轻对货币政策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