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扰乱全球经济
-
中国疫情防控措施扰乱全球经济
旧金山 - 中国为遏制新冠疫情蔓延而采取封闭城市措施正在扰乱进出口贸易,并缓慢推高海外物价,同时降低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对进口商品的需求。
人口约2500万的富裕港口城市上海上个月开始分阶段封城,截至周二,当地新增新冠病例超过20万。在上海采取这些限制措施之前,中国科技都市深圳3月曾被封锁。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缺乏劳动力和对来自国外的货船船员进行隔离,这两个城市的港口业务已放缓。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深圳排名第四。
集邦咨询等市场研究公司报告称,中国工厂作为国内和世界经济支柱,有限的劳动力加上运输中断意味着运营商“只能依靠现有库存勉强满足生产线需求”。中国媒体报道称,宝马、特斯拉和大众汽车在上海地区的工厂全部或部分暂时关闭。
过去两年,随着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随之而来的是价格高涨和供应链被扰乱。市场研究公司埃信华迈驻新加坡的亚太首席经济学家拉吉夫·比斯瓦斯表示:“人们非常担心这将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和航运。”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020年在中国爆发的疫情“使经济活动陷入停顿”,并导致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跌6.8%。它提到消费者需求崩溃和工厂运作放缓。这份报告称全球运输和航运被“颠覆”。
菲律宾金融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乔纳森·拉维拉斯表示,由于供应链原因,中国2020年初全球第一波新冠疫情之后出现的第二波疫情提高了中国向海外出口的产品价格。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目前全球通胀率为3.18%,远高于央行行长们所希望的1.5%。之前的供应链问题是导致全球通胀上涨的原因之一。
拉维拉斯说,在菲律宾等饱受通胀之苦的国家,消费者正在寻找更便宜的商品或大量购买。4月初,这个东南亚国家的通胀率为4%,高于2021年的3.6%。拉维拉斯说:“在菲律宾,我们不时会看到高通胀,所以我想这就是菲律宾家庭适应能力的韧性所在。”例如,大米价格在2018年飙升,菲律宾政府降低了关税以压低价格。他说:“你会买符合你预算的产品。”
比斯瓦斯说,如果中国的封闭措施持续下去,大宗商品以及煤炭和燃料价格的上涨将波及亚洲部分地区。
消费者需求、工业生产、海上运输也受到影响。比斯瓦斯表示,在中国,由于不许外出,预计消费者将减少购买商品。
比斯瓦斯说,不时出现并持续“一段时间”的封闭措施可能会抑制中国的进口需求。他表示,这意味着对原材料和制成品零部件的需求将会减弱。他说,上海港口的等待时间已经延长了,而且2021年已经因“很长时间的延误”而受到损害。他的公司发现,今年的工业生产也放缓了。
马士基航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本周表示,在上海的外高桥港,现在要找到一个泊位需要更长的时间。“所有仓储业务都已关闭,等待进一步通知,”该公司的发言人补充说。“由于封闭,马士基从上海进出的货运服务效率进一步受到影响。”
法国投资银行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加西亚·埃雷罗表示,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封闭措施的相关影响可能会使其对2022年经济增长的预测降低一个百分点。,“中国的进口将崩溃,因此对面向中国的任何主要出口商的影响都将非常明显,只有大宗商品例外,”她说。“机械不行了,基本上中国自己能生产的都会优先发展。”
中国官员为他们防控疫情的措施进行了辩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方防疫政策科学有效。我们对上海等地战胜新一轮疫情充满信心。”,“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外国在沪侨民也与上海人民团结抗疫、共克时艰,”他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