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纯6网络:创新与隐私权之争
-
中国力推纯6网络 隐私保护成争议焦点
北京 – 2023年,联邦政府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发布了关于6网络升级的最终指南,推动政府部门及机构加速过渡至第六版互联网协议(IPv6)。但全球范围内IPv6部署进度缓慢,其中中国虽然雄心勃勃计划在2025-2030年实现纯6网络,但其隐私保护机制备受争议。
升级挑战与现实
从第四版到第六版的过渡并非易事,涉及应用客户端、服务器程序、路由器等各个方面,升级成本也相当高昂。尽管人们早在90年代就意识到第四版(IPv4)的局限性,但三十年过去了,全球部署情况仍未大幅提高。谷歌检测显示,目前来自IPv6的访问量仅占30%多,大部分用户仍然使用IPv4。
国际互联网协会的研究表明,美国大型商业网站中约50%流量使用IPv6,而中国仅为15%。尽管如此,中国依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是在2025-2030年实现纯6网络。
隐私保护成焦点
第六版地址数量众多,理论上可以为每个人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地址,但这更容易被用于网络监控。
中国官方曾表示,IPv6协议的“超大地址空间”可以从技术上解决网络实名制和用户身份溯源问题,实现精准管理。但这一观点也引发了隐私保护方面的担忧。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互通实验室”(,)首席技术官卡尔·奥尔巴赫指出,IPv6中的硬件地址可用于识别特定计算机,这构成对隐私的威胁。他认为,虽然IPv6具备内置隐私机制,但这些机制可以被关闭,真正提供的保护力度有限。
国际社会呼吁重视
随着中国推动IPv6部署步伐加快,国际社会也更加关注这一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隐私保护问题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