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疫苗计划:挑战重重,全民免疫任重道远
-
美英启动疫苗计划 挑战重重 “全民免疫”可期但任重道远
**华盛顿——**在英国率先使用辉瑞-新冠疫苗后,美国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疫苗分配和接种计划。尽管疫苗的诞生为疫情灾区带来了希望,但美英等富裕国家在实施疫苗计划中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美国批准辉瑞-疫苗的速度虽落后于英国,但政府表示已在24小时内将疫苗运送到全国各地。 美国疾控中心建议优先接种养老院、一线医务人员、高风险人群及居住条件拥挤的老年人,但第二批优先接种的人群和各州分得多少疫苗等问题仍待确定。
冷链运输难题也困扰着美国疫苗计划。辉瑞-疫苗需要储存在摄氏零下70%的环境中,且活性仅能维持5天。不过,医药公司总裁沈栋博士表示,辉瑞已研发专门的“比萨保温盒”用于运输疫苗,并强调随着多家疫苗的问世,对冷链的要求会逐渐减轻。
英国在实行疫苗计划第二天就发出过敏警告,任何有疫苗、食物、药物过敏史的人均不应接种疫苗。此举源于两名医护人员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方国栋博士指出,辉瑞疫苗安全报告显示约10%-15%人群会出现各种副作用,但试验中并未出现像英国报告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英国的警告是必要的防备措施。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承诺,其团队将在就任头一百天内为美国人提供至少1亿剂新冠疫苗,并呼吁国会充分提供经费,确保疫苗配送到全国每一个角落。
疫苗价格是否负担得起成为另一个难题。调查显示非裔美国人感染新冠住院率和死亡率均高于白人,且接种疫苗的机会更少。专家呼吁,疫苗应免费,由政府承担费用。方国栋博士指出,如果让老百姓自己买单,将难以保证弱势群体获得疫苗接种,这违背了“救命第一”的原则。
特朗普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确保美国人优先获得疫苗后才能给予其他国家。但沈栋博士表示,疫苗产能远超美国需求,全球所有人安全才是最终目标。
尽管疫苗诞生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希望,但卫生专家预计,即使在未来6个月中,仍有10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16万人死亡。专家指出,疫苗的出现不会马上终结疫情,我们仍然面临一场艰巨的战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依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