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务高企隐形风险成威胁
-
瑞信:中国债务占GDP超166%,隐形债务成风险
据《财经》杂志报道,瑞信证券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近日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尽管2010年中国银行新增贷款规模有所控制,但考虑到资本市场融资、银行表外业务及企业债的增加,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债务占GDP比例已高达166%,超出了长期趋势的偏离值。
陈昌华指出,中国央行一直以人民币贷款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监测指标,但随着债券市场和银行表外业务规模增长等社会融资结构变化,今年4月首次公布“社会融资规模”数据作为货币政策新指标。
瑞信证券通过巴塞尔委员会统计程式分析发现,中国总债务(包括银行贷款、表外贷款和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在2011年3月底达到166%,高于长期趋势19个百分点。其中,银行表外贷款业务激增是主要原因之一。巴塞尔委员会指出,当一个国家的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例超过长期趋势10个百分点时,其金融体系存在较高风险。
陈昌华警告称,中国整体经济的高负债率将对金融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即使通胀回落,央行和银监会也会因高负债率谨慎放松银根。此外,如果不规范银行业的表外行为,无论如何严格控制贷款规模,都不能全面消除金融业风险因素。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虽然经济学界早就意识到中国的隐性债务问题,但陈昌华得出的数据仍然令人吃惊。他认为地方政府的融资构成了最大的风险,因为地方政府贷款规模已超过财政总收入,他们不具备破产能力,只能由中央政府承担,而中央政府则只能通过印制钞票稀释货币来解决。
近期消息显示,中国监管当局准备清理2到3万亿人民币可能违约的地方政府债务。然而,印制钞票、增加货币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胡星斗指出,中国目前严峻的通货膨胀问题主要源于2008年以来货币供应量的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