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桩共享单车冲击硅谷
-
无桩共享单车冲击硅谷:中国模式能否复制成功?
旧金山 - 硅谷的电动汽车和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引领交通未来,而自行车通勤也在日益流行。来自中国的无桩共享单车模式正悄然进入这个科技中心,为硅谷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然而,这些运营商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其他挑战。
“最后一英里”出行难题
联合创始人托比·孙表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住在城市里,并且许多人选择不购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让大家最容易解决‘最后一英里’通勤问题是一个巨大的痛点。”
今年1月在美国市场启动运营的该公司,仅用几个月就获得了超过30万注册用户,车辆使用率最高时接近每天一万次。
中国企业进军硅谷
阿里巴巴入股的七月单车也获得7亿美元融资,成为行业纪录保持者。8月份,它在美国西雅图、洛杉矶等地上线,并将总部设在旧金山。负责美国运营业务的副总裁克里斯·泰勒表示,“看到美国公司模仿中国公司模式很有意思。” 他认为共享单车的积极效应巨大: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并为人们提供经济实惠的出行方式。
安全与监管挑战
无桩共享单车在中国因违法停放和恶意破坏而引发公共安全问题,使得硅谷地方政府对此持谨慎态度。总部位于湾区的巨头 和都未能进入旧金山这个巨大的市场。它们面临的最大障碍不是维护或资金问题,而是现有的有桩共享单车运营体系。
福特公司在2013年获得了湾区特许运营合约,投放了3,500辆单车,但这仅仅完成了目标的一半。 旧金山交通局看到了无桩单车的便利性和价格优势,希望最终实现两种模式共存。旧金山交通局公共关系官员本·何塞表示:“我们最主要考虑的是公共安全、问责制度和公平性。首先,我们要确保每一辆共享单车对每一个人都是安全的。第二,公平性,我们要确保城市里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些单车,包括低收入社区和问题社区的民众。最后,问责制,我们要确保如果这些公司可以申请运营或拿到许可的话,它们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华盛顿特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已有4家无桩单车公司获得了最多400辆车的特殊试运营许可。 有桩共享单车收费是无桩单车的两倍以上,同时出售冠名权获得盈利。目前,无桩单车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市场需求与单车投放:谁先鸡谁蛋?
对企业来说,市场需求和单车投放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为了开拓硅谷市场, 和都表示,了解美国用户需求和与政府进行沟通是工作重点。
共享单车公司收集的数据已经帮助政府做出决策,例如哪些路段骑行频率最高,什么时候是自行车高峰时段。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政府未来增加城市自行车道和配套安全设施。无桩共享单车也将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来自波士顿的游客普莉西拉·朱表示,“我能看出无桩共享单车的优势。因为你不用想从哪个站点取车,到哪个站点存车。你也不用担心是否有桩位可以停车,所以无桩单车优势很大。”
对于硅谷的共享单车运营商来说,这是一场新科技与旧科技的较量。泰勒表示,“我会对评估这些科技的人说,这些科技是对消费者、对民众有益的吗?如果是,那么就应该允许这些公司存在。”
中国已经明确表示,将以小黄车为起点,通过物联网打造一个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物联网为载体的生态闭环。但泰勒表示,目前在美国的目标,只是投放更多的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