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入联引燃台湾未来议题
-
巴勒斯坦申请入联,引发对台湾未来命运的探讨
纽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近日在联合国总部递交了成为会员国的申请书,此举与几年前台湾遭遇截然不同的待遇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引发了外界对台湾未来入联前景的猜测。
不同于巴勒斯坦的申请获得潘基文积极支持,甚至敦促以色列克制态度,2007年台湾透过三个友邦递交联合国入联申请书时,联合国秘书处当天即退件,并由潘基文公开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对此,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批评潘基文前后不一,认为联合国秘书长为了讨好强权而违背正义与公理。他强调,“巴勒斯坦今日能够提出入联申请正是因为以往反对其建国的强权能够理解并尊重自由民主自决的普世价值”。
亚太法学研究院院长孙远钊则分析,巴以关系与两岸关系性质不同,当年中华民国在联合国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而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则是国际势力介入且存在边界与占领等问题。但他认为,本次巴勒斯坦申请入联与台湾申请入联还是有相似之处,都体现出联合国在处理主权国家地位时立场一致。
中国政府对巴勒斯坦的独立建国表示支持,而对于台湾的入联申请则保持强硬态度,并于 2007 年阻止台湾入联。对此,孙远钊认为,中国担忧台湾如巴勒斯坦一般获得观察员身份将会得寸进尺,阻碍马英九总统“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的活路。他指出,“对于中国来说,任何涉及主权的组织,包括世界银行,都不可能让台湾加入。”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巴勒斯坦申请入联也激励了部分支持台湾入联的支持者。陈博志表示,“巴勒斯坦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如果是对的事情是普世价值,我们应该坚持继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