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十年成果喜忧参半
-
西部大开发十年成果喜人 发展差距仍需关切
中国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西部蓝皮书》,肯定了西部大开发十年来的成绩,但也指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东西部发展差距仍然存在。
这份报告显示,尽管经过10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高,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城镇化发展、就业机会增长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西部经济结构也呈现逆向调整趋势,资源型产业占比高,产业链条短,加工深度和综合利用程度低。
报告主编,西北大学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姚慧琴表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 产业结构呈逆向调整: 采掘和原料工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低,缺乏高技术产业支撑。
- 东西部城镇化发展差距趋于扩大: 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人口流动性较弱。
- 就业机会增长缓慢: 资源型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加之城镇化严重滞后,导致就业形势严峻。
- 公共服务能力低下: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西部地区居民需求。
- 农村贫困问题仍然突出: 2008年西部农村贫困人口超过两千六百万,贫困人口比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员冯兴元指出,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因素,不仅存在制度性因素,也存在非制度性因素。 比如文化差异方面,西部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接受信息、知识资源少,人才培养不足,加剧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他认为,单纯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无法解决西部经济发展问题,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例如:出台资源税政策提高财政支出效率,鼓励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城镇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