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台应加强合作应对中国“胁迫”
-
美德台智库报告:欧洲面临与台湾类似“中国胁迫” 应加强合作应对挑战
华盛顿,1月10日——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近日发布一份报告称,欧洲国家正在经历与台湾类似的“中国经济胁迫”。报告指出,中国正越来越使用经济手段来施压其目标国,尤其是在立陶宛允许台湾政府以“台湾”而非“台北”名称设立代表处后遭到中国的惩罚。
这份名为《台海紧张与深化跨大西洋合作》的报告基于去年12月美国、欧洲和台湾官员、学者参加的第四届台湾三边论坛,该论坛通过视频对话平台进行交流。
中国经济胁迫成为共同挑战
报告指出,中国对立陶宛采取了武器化全球供应链的方式,要求大型跨国公司切断与这个波罗的海小国的关系,凸显了中国经济胁迫的危害性。 虽然欧盟正在研拟反胁迫手段,但其生效仍需漫长的程序和修改。
台湾融入区域经济框架面临挑战
报告还指出,尽管地区经济发展机遇很多,但来自中国等国家的扭曲性非市场行为和经济胁迫对现有和新贸易协定以及国际组织构成挑战。
台湾加入区域经济体系,例如印太地区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面临着来自中国的阻力。中国对台湾的申请在现有的成员共识下难以获得批准。
加强美欧台三方合作应对挑战
报告建议欧洲应加强与美国和台湾在技术、供应链韧性等方面的协调合作,特别是许多国家正在寻求增加国内投资,尤其是在半导体领域。
此外,报告呼吁欧洲规划针对台海可能发生的各种假想情况进行更详细的准备,以便能够做出及时和充分的政治及经济反应。 这包括支持台湾提高自身防卫能力、加强与台湾国防产业合作等。
总结
这份报告强调了美欧台三方在面对中国挑战时的共同利益,呼吁加强协调合作以应对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和台海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