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水位危机:中国大坝引发争议
-
湄公河水位跌至危险水平 中国大坝外流限制惹争议
2月12日消息: 湄公河委员会周五发布声明称,湄公河水位已降至令人担忧的水平,部分原因是上游中国水电大坝的外流限制。 委员会呼吁北京方面分享其所有水资源数据。
湄公河是泰国和老挝边境重要的水运航道。目前该河段水的颜色从通常的深棕色变成蓝色,表明水位变浅、营养丰富的沉积物水平较低。 湄委会表示,这种颜色变化部分原因是中国云南省景洪水电大坝的限水规定。
委员会秘书处技术支持部主任温奈表示,从景洪到下游的万象,水位一直忽高忽低,突然上升和下降,这种波动影响鱼类迁徙、农业和运输,近7000万人的生计和粮食安全都依赖湄公河。
为了帮助湄公河下游国家更有效地管理风险,温奈呼吁中国和其他湄公河下游国家与委员会分享他们的放水计划。 湄委会表示,如果中国大坝水库大量放水,下游可能会恢复正常状况。
今年1月,北京通知邻国景洪大坝蓄水流量将于1月25日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但最新的数据显示景洪大坝的排水量仍然在波动。
湄公河委员会由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组成,中国和缅甸是对话伙伴。 过去几年,一些成员国一直敦促北京方面分享水文数据。去年10月,中国与湄公河委员会正式签约,承诺全年与成员国分享水电站的数据。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了关于湄公河水资源管理的争议,中国作为上游国家,如何平衡自身发展需求和下游国家的利益,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