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干旱危机:中国上游拦水引争议
-
湄公河干旱危机:中国上游拦水引下游国家担忧
据一份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湄公河上游澜沧江筑坝拦水,可能严重加剧了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缅甸等下游国家的旱情。 虽然中国外长王毅此前否认这种说法,称天旱少雨是主要问题,并表示中国也受旱情影响,但这份报告的联合作者艾伦贝斯特对美国之音表示,自2012年糯扎渡水电站投入使用以来,中国修建了多座大坝,使得河流的自然流量受到很大限制。
研究发现,中国在雨季挡水,然后在旱季放水,试图稳定水电生产。但2019年湄公河上游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自然流量,却在下游引发严重缺水,这很大程度上受当时湄公河上游放水量限制的影响。
商业研究机构惠誉宏观研究此前曾发表报告称,中国在上游蓄水发电活动未来数十年将重塑下游有关国家的经济结构,那里的通货膨胀将持续恶化,对中国的依赖继续加强。例如,湄公河下游沿江地带将不得不弃农、经商、渔业,大量依赖从中国进口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更容易被中国势力左右。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东南亚研究员约书亚科兰兹克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的行动已经对一些湄公河下游国家的农业和渔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说,湄公河三角洲淤塞,许多人无法耕作正在向外迁移,在洞里萨湖和许多其他下游地区依靠捕鱼为生的人们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中国方面曾承诺将在上游放水帮助下游应对旱情,但科兰兹克说没有理由相信中国会以任何方式维持湄公河下游的流量水平。
这场关于湄公河流域水的争端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各方都在呼吁中国采取措施保护下游国家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