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土地边界争议:国际法视角
-
以色列土地边界争议再燃:国际法专家解读历史根源
最近,巴勒斯坦寻求加入联合国会员国的请求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巴以双方在主权和土地问题上的冲突日益激烈。以色列国际法律师、著有《国际法下以色列的法律基础和边界》一书的霍华德·格里福先生近日发表文章,对以色列土地边界问题的历史背景和国际法依据进行了详细阐述。
“巴勒斯坦”之名:从犹太民族之家到阿拉伯国家宣传?
格里福先生指出, 1920 年到1948年间的“巴勒斯坦”实际上指的是犹太人的民族之家,而非今天所指的阿拉伯人所居住的地区。他声称,从1969年开始,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联合国为了推动阿拉伯人的事业,将“巴勒斯坦”的概念扭曲为虚构的独立国家,欺骗世界大众。
从英属托管令到联合国分治计划:土地主权争论的演变
格里福先生回顾了英属巴勒斯坦托管期的历史,强调了联大决议违背英属巴勒斯坦托管令禁止分割土地的禁令,并导致1947年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诞生。他指出,该决议将剩余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区分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划拨了百分之55的土地给犹太人,然而遭到阿拉伯人的拒绝并引发战争。最终,以色列根据该决议所规定的土地范围宣布建国,并于 1967 年六日战争中夺回更多的土地,包括巴勒斯坦西部部分地区、戈兰高地和西奈半岛等。
从“和平协议”到现阶段的争议:土地主权的复杂局面
格里福先生提到,为了和巴勒斯坦人寻求和平,以色列在1993年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署了《原则宣言》,共享原属于以色列的犹大地、撒玛利亚和加沙地带。然而,他认为此举违反了以色列宪法,并导致如今百分之42的犹大地和撒玛利亚以及加沙全地在巴勒斯坦人控制之下,其余百分之58的地方受以色列军事管制。
格里福先生的文章引发了关于中东土地主权问题的激烈辩论。他将历史事件与国际法的依据相结合,试图从法律角度解释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